近日,据荔枝新闻报道,22岁的小玲在重庆乘坐同事打的网约车,途中因车辆行驶过快,又遇路面坑洼发生颠簸,导致小玲胸椎腰椎骨折,经鉴定构成9级伤残。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担忧。
小玲的经历并非个案。随着网约车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网约车出行。但是,一些网约车驾驶员存在不规范行为,如驾驶不当、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此外,一些网约车平台也存在管理不严等问题,对于驾驶员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在小玲的案件中,被告认为小玲仅是同乘人员,平台和她没有运输合同关系,不应担责。但是,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规,小玲属于规定中的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范围。因此,网约车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院经过审理,最终判决网约车平台承担全部赔偿,共23万4千余元。这一判决结果让人们看到了法律对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对于乘客权益的保护。
网约车作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们也需要关注网约车安全问题,加强对于网约车驾驶员的监管和管理。同时,作为乘客,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的网约车平台,注意安全出行。
除了加强对于网约车平台和驾驶员的监管外,乘客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乘客可以通过网约车平台的信誉评价机制,选择信誉良好的司机和车辆。在乘坐网约车时,要注意观察司机的驾驶行为和车辆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提出警告或建议。
其次,乘客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要求司机违反交通法规或超速行驶。在乘车过程中,要系好安全带,确保自身安全。
此外,乘客也可以通过留存相关证据,如乘车时间、车牌号、司机信息等,以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提供证明。
最后,如果遇到网约车安全问题,乘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安全。
总之,网约车作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需要各方共同维护安全和秩序。通过加强监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留存证据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网约车乘客的权益和安全。